描述
描述
400-878-2012
描述

尊重习惯,就是一种孝

浏览: 作者: 时间:2019-07-20
周末,带了点水果看望母亲。水果是超市买的,个个鲜亮饱满,品质上乘。和母亲说了,别忘了自己吃。大姐在一旁又半真半假地埋怨道,她老送人家,这么好的也一定会送人!母亲孩子一般地笑着说,都是邻居和热心人,吃了大家开心。大姐噘噘嘴,不说话了。

原创: 安谅的阳台

  周末,带了点水果看望母亲。水果是超市买的,个个鲜亮饱满,品质上乘。和母亲说了,别忘了自己吃。大姐在一旁又半真半假地埋怨道,她老送人家,这么好的也一定会送人!母亲孩子一般地笑着说,都是邻居和热心人,吃了大家开心。大姐噘噘嘴,不说话了。我说,要送就送吧,自己也别忘了吃。母亲又笑了,我也不会乱送。母亲从来都是乐善好施之人,和邻居,物业管理和保安人员都很和蔼,常把我们给她的礼物,转送给他们。送了,她就高兴。这已然一种习惯了,我们怎能阻挡?

  每个周日,母亲一大早就赶往浦西的一座教堂,参加礼拜活动,几乎雷打不动。这还是当年父亲突然病倒,母亲开始这个安排的,至今也快二十年了。我们也劝过她,上了年纪了,就不要这么辛苦了。她执意要去。每次回来,她的脸色和心情也好多了,我们叮嘱她路上注意安全,也不再劝阻她了。

  儿子国外读书放假,隔三差五去她处,母亲总要自己下厨,弄好几个菜。有的还是老口味的,油盐稍微多一些。儿子这一代更懂健康美食了,就反复让她少烧两个,油盐也要少,甚至不放。母亲说,菜不多,荤素都要有。不放油盐怎么吃呀,没味道。我们吃惯了。虽说我也在边上,帮儿子敲边鼓。母亲还是依然故我。每次还是这么多菜,油盐似乎少了点,可还属我们家的重口味。母亲是习惯了。要改,并不容易。

  母亲这几年身背佝偻明显了,我有时提醒她挺胸抬头。姐姐说,你说,她不生气,我们说,她可要恼火的。母亲悻悻地笑了一声。似乎挺直了腰脊,但不一会儿,又放松恢复原样了。我再说,她皱眉了,双眉纠结着不快。我们暂时转移了话题。她还是平常那样,自由轻松,眉头舒展,神情也愉悦些了。我深思,这么多年来,她就是这样的,低头含胸走路,像她做人一样,从来低调。她快八十了,还能彻底改变她这些习惯吗?

  再作深思,老人的习惯是多少年养成的,习惯的形成也是他们特定环境和生活内因使然,习惯已成自然。从小辈当下的眼光看,总归不会一致。但好与孬,都属于他们自身的烙印。在他们的并无大碍的习惯里,他们会活得轻松自在,也有所依赖。强行去改变,会令他们徒增更多烦恼。他们像回到了孩提时代,但毕竟不是年幼未成形的孩子,还有太多塑造的可能呀。

  有时尊重老人的习惯,就是一种孝。这个孝应该可以做到。

  已刊于2018年10月13日《新民晚报》夜光杯副刊
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ganen360.cn/xiaodao/15471.html
版权声明:本站文章部分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。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